2012/09/24

有多少人因為"盲打"而錯誤連連?



打字這件事不是每個人都很有效率,相信有不少的人是"盲打"一族。這裡指的盲不是不看鍵盤,而是不看螢幕。你是不是也常埋頭苦幹,盯著鍵盤飛快地敲打著鍵盤,一抬頭才發現沒有切換輸入法,或是盯著別人的螢幕,看了半天不知到他打的是哪個球的外星文,然後冷冷丟了一句:你沒切換...。

這個產品概念在鍵盤的前緣加上了一個小螢幕,讓你在頭也不抬地瘋狂輸入之餘,可以很方便地瞧見自己究竟在輸入些什麼。很簡單的概念,但很貼近現實。

2012/07/02

Google Now 與 Apple Siri 的小對決


這是一場Apple Siri (iPhone 4S, iOS 6 beta 2) 與Google Now (Galaxy Nexus, Android 4.1) 的簡易對決,測試兩個搜尋系統對於自然語言的回饋。從測試者的觀點來看,不論從速度或「人性化」的觀點來評斷,Google Now 似乎皆略勝一籌。不過這個測試影片所問的問題有點不公平,問的這些本來就是Google Now 專攻的服務範疇。

Google本來就是一間以搜尋起家的公司,如果能搭配一個好的自然語言辨識技術,我覺得要比快應該不是問題。但在這個影片中,有幾個現象:

  • Google Now 的搜尋結果呈現方式比較宅,多數時候都是針對問題的核心部分做直截了當的回答,不囉嗦,不夾帶多餘的資訊,畫面比較簡潔(也比較乾);Apple Siri 就比較愛抬槓,而且呈現畫面常夾帶額外資訊,比較豐富。
  • Google Now在個性設定上,像一個比較直率的「技術人」,而Apple Siri則比較把自己當做是一個熱心的「小助理」。在接收指令之後,後續的互動邏輯也不同:Google Now 很自作主張地選擇一個可能的方式直接做了,或是把不確定的部份直接開放出來讓使用者自行決定。Apple則是較擔心不如使用者的本意,又想幫使用者多做些事,常做類似「我這樣做你覺得好嘛?」的確認。
產品(服務)的定位決定了互動的個性與邏輯,這個常常是我們在做互動設計的時候很常忽略的一個考量因素。規劃「應用程式」的互動流程、回應方式時,我們常常會參考類似的產品服務怎麼處理。想得比較深入的設計師會知道要一併斟酌參考方案的操作邏輯,而不是直接從各家方案拼湊。然而,當一個產品(服務)用自然的方式互動(自然語言、肢體動作等)時,這個產品除了邏輯之外,還須具備「個性」。就像同一件事求助於不同個性的真人,正確答案可能很唯一,但是回應方式則會因為個性的不同而產生差異。

在過去,一致性指的通常是理性面的統一,當「個性」因素納入的時候,一致性還要同時思考感性面。

2012/05/31

SMART = Sensors + Machine + ART



隨著感應器的微型化,產品智慧加值的手法更加豐富。在過去,「智慧」的手法常見於使用者主動提出需求,機器協助完成。例如使用者輸入條件,機器協助搜尋到你要的資料,換句話說,就是使用者有要求,機器盡力滿足你,但我覺得那叫做「能幹」,還不能說是「智慧」。

2012/05/28

Motorola DreamGallery UI

Motorola DreamGallery UI

影片展示Motorola最新的 DreamGallery 電視介面概念,充分展示其在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多重螢幕上共同透過雲端管理閱聽資訊的理念。

2012/05/24

食物的美學饗宴


這是一個圖騰設計應用在美食上的例子。I&S BBDO幫海野海藻店(Umino)設計了五款日本傳統圖騰,利用雷射切割,將這五種圖騰顯現在海苔片上,用以製作壽司。

「美食的視覺饗宴」是一句對食的美學的讚賞。但這個例子有趣的地方是在他利用電腦輔助設計的工整與規律特徵,加諸於食物的美化上;雷射切割手法有科技味,但海苔壽司卷的題材又很傳統,一種很微妙的平衡。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