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場景裡面有很多牆上的掛畫、報紙、書本上的影像都是3D動態影像,壁畫的部分現在有裸視3D技術加持,要實現只是價格問題。至於報章雜誌的部份,可捲曲的電子紙也提供了動態內容的載具,感覺很炫。 Living Magazine Cover & Spread - Outside Magazine from Alexx Henry on Vimeo.
接下了要想像的事,放眼週遭的環境,能讓人"靜下來"的空間真的越來越少了;這也是另一種資訊焦慮。此外,再過個十幾年,會自主閱讀可能也算是一項專長。現在的閱聽人越來越沒有想像力,眼睛吸收了大量生動的聲光,但腦袋中自我反芻而產生的想法卻少之又少。
2009/10/22
真實版的哈利波特活書本?
2009/03/16
廣告:START YOUR WINDOWS PHONES
微軟(Microsoft) 3/11在Youtube上貼了一段廣告影片,影片中營造Windows Phone的使用情境。主軸是「行動上網」與「雲端運算」,這兩個概念將許多生活情境做串連,諸如照片分享、資料備份、即時通訊、導航等。片中相關文案如下:
START YOUR WINDOWS PHONES
Start keeping your stuff in the cloud
Shoot it here, see it here.
Be thankful for backup
Start taking the internet for a ride
Take the office with you
Check your balance while you check your look
IM your friends here, here, and here
Stop asking us for directions
Start making it yours
Get faces not just numbers
Start having choices
START YOUR WINDOWS PHONES
這一兩年一直在對老闆們教育「行動上網」與「雲端運算」的概念,試圖說服老闆們撥一些資源下來做相關開發,但始終推不動,可能是ODM的包袱,也可能是提案不夠吸引老闆。這支影片多少演繹了一部分的想法。
2009/02/11
MIT的Sixth Sense裝置實現電影關鍵報告場景
MIT Media Lab研究生Pranav Mistry展示Wear Ur World裝置,操作情境跟電影關鍵報告裡的設定很接近;可攜式的隔空操作介面,以下是他的情境模擬影片。我覺得把介面打在手上以確保隱私的這個想法很貼心,用兩手的食指與拇指框出取景範圍拍照也蠻特別的。除了它設定的情境外,或許把介面用抬頭顯示的方式投射在眼鏡上也不錯。
2009/01/21
節能設計衍生的情境思考
Sony推出新款節能液晶電視(LCD TV),透過內建感測器感應,只要人一離開,影像就自動關閉,節電時間可設定為5~60分鐘,強調可節省不少電費。
在環保節能的風潮下,原本在資訊、家電、可攜式產品(PC、NB、Mobile phone、錄放影機等)強調的省電機制漸漸地也移轉至所有消耗能源的產品。「不使用就關掉」的觀念不是新鮮事,但定義「不使用狀態」是有趣的議題。如何讓開開關關的機制不造成使用不便以及元件損耗是一門學問;節能包含能源、資源與效能,如果只考慮省能源就斷然犧牲其他兩個要素,似乎不是很明智。
怠速熄火(Idling stop)是最近台灣也很爭議的一個例子。「機車紅燈怠速擬強制熄火」對還是不對要看提出強制的背後考慮了什麼,一方面機件為因應頻繁的發動、熄火需有相對的設計,例如Mazda的SISS。一般機車引擎是標準比較低的燃油系統,適不適合這樣操,有待商榷。另一方面除了熄火之外,減少怠速時機或許也是另一種減少空污、油耗的思維,那麼交通號誌的連鎖機制是不是也是一個檢討的重點?
類似的開關議題在"何時關閉手機觸控面板感應"也常被討論。這個議題一開始不是為了節能,而是因為解決誤觸;講電話時,講著講著觸控面板不小心碰觸到臉電話就掛了。針對這個部份你當然可以定義電話一撥通觸控面板就失效,但有些人就是會在通話過程中操作其他應用程式。再者如果你把硬體按鍵全都拿掉,那豈不是掛不了電話。又有人認為電話貼到耳朵的時候就關掉,這主意不錯,至於你怎判斷它是貼近耳朵而不誤判,那就得回歸到情境定義。
從單一訴求點出發,很容易有盲點,換個角度從情境的角度進行探討時,除了比較有機會比較衍生的相關問題之外,也比較容易釐清問題核心並尋找解決途徑。做互動設計要做的功課真不少。
2008/12/26
「創意若水‧無所不在」創意姚言講座
由知名媒體人蔡詩萍主持,聽聽創意大師 姚仁祿和北京奧運指定照明家姚仁恭談創意。
"設計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沒有問題就沒有設計..."
"設計是科學與美學的結合...設計是有對錯的,如果沒有對錯,那是藝術..."
"設計就是製造問題..."
"你不用擔心,他們都不知道你在幹什麼..."
"當在一個領域到達一個程度後,要學習把其他領域的東西拿來作為拉高高度的東西..."
"腦袋好不好用不在於重量,而在於這一千億個腦細胞之間有多少聯結..."
"你真的想要做一個很大的突破時,你找最簡單、最小的事情,把它做到最好..."
"重視細節非常有能力,所以就容易控制大局..."
"負責任的設計者就是要在事情可能發生錯誤前就先預測到、防範到..."
"M型社會的本質所要闡述的是什麼?M型化是一個分佈移動的概念,但所有社會都應該是常態的鐘型分佈..."
"每個人只要用力地過日子,都可以過一個他可以過的很開心的日子,但不是廣告上的那種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