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

U.S. Mobile App Culture

Pew Research CenterThe Rise of 'Apps Culture'研究報告中,針對美國的1917個成年手機使用族群樣本做了手機應用程式使用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即便目前手機應用程式下載相當流行,但僅有35%的成年人擁有安裝應用程式的手機,而這些擁有安裝應用程式手機的人,僅有2/3真正使用應用程式。詳細的調查結果請參考原文,以下僅就部份現象做探討。

相較於手機的其他非語音通話功能而言,應用程式的使用比例沒有想像中高;拍照與簡訊功能的使用遙遙領先其他功能,後續依序為上網、玩遊戲、收發電子郵件、錄影、聽音樂以及收發即時訊息;在這個調查中,網路社群的互動歸類在上網中。

目前應用程式相當多元,與統計圖表上的其他功能多所重疊,就個人的解讀,其實可以忽略應用程式在統計圖表中的位置,只需要了解使用者究竟如何使用手機。企劃人員在思考應用程式時,常想跳脫現有的使用情境,「創造」一些情境,這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能讓這些使用者常用的功能更為方便,透過功能整合讓產品更符合使用情境,或許也是一種嘗試;使用者體驗從來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

由於手機的可攜性與機動性,從調查結果看來,手機上網的各種網際網路行為都比整體上網族群來得活躍,其中以連結社群網站的使用差異最大(20%)。至於各項網路活動的使用分布趨向大致上相近,排名前五名分別為閱讀線上新聞、連結社群網站、觀看線上影音、線上購物以及使用網路銀行。

iPad的推出引發平板個人瀏覽設備的風潮,螢幕究竟多大才能帶給使用者舒適的瀏覽經驗?我們常拿電子閱讀器與傳統閱讀經驗相類比,但這之間的經驗連結有待商榷,畢竟數位內容的呈現形式也產生相當差異,直接移轉傳統閱讀習慣未必恰當。

從以上調查看來,線上(新聞)閱讀並沒有因為手持設備的螢幕縮小而影響使用排名,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受困於「放大不好帶、縮小不好讀」的兩難狀況時,我們需要跳脫軟硬體思維,重新思考數位可攜式內容呈現的資訊結構與樣貌;或許大小的問題從來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回事。

行動設備應用程式的使用情境多元,目前還是以打發時間為主要情境。從調查的情境列表來看,有些使用情境已經發生,但尚未成長,例如輔助社交、輔助工作、輔助生活瑣事等,從這些情境切入或許比從零創造情境更容易得到成效。

從下載應用程式過去30天內的使用狀況來看,遊戲、新聞/天氣、地圖/導航/搜尋、社群網路、音樂依序位居前五名。以下圖表分別顯示各類別的細部分布狀況。

幾個月前,請人針對Apple App Store、Google Android Market、Nokia Ovi Store、BlackBerry App World的應用程式排名狀況做資料蒐集,試圖透過間接方式了解使用者的使用偏好。調查結果與這篇研究有相當落差,有可能是取樣統計不確實或是其他環節發生問題,這份資料提供另一種觀點。

<原文出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