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2

行動通信設備衍生的隱私情境

早期的液晶螢幕視角不大,稍微偏離垂直面,亮度、對比就產生嚴重差異,導致品質不佳的視覺經驗。隨著技術的演化,面板的可視角度已經近乎全視角,視角已經不再是問題,相伴而來的反而是隱私問題;有些時候使用者並不希望跟閒雜人等分享「大視角」。於是各式防窺貼片因應而生;面板廠不斷地克服光學障礙,生產可視角大的優質面版,到了使用者的手上,他們又另外再花錢買防窺貼片罩上去,縮減可視角度。這是個有趣的現象:生產者跟使用者對於好的使用經驗認知產生落差。

表面上是可視角度大小的問題,但根本上是使用經驗的差異;使用者買防窺貼片並不是喜歡回歸小視角,而是在某些情境下他想要保留個人隱私,只不過他選擇了貼防窺片縮減視角這個簡單的方案。視角只是手段,隱私才是目的。畢竟視角大在視覺經驗上的確有它的優勢,否則過去十數年各面板廠不會在這個議題上鑽研。只是近幾年手機、輕省筆電等產品概念以及無線網路技術的普及,使得內容閱覽的行為機動化;內容閱覽場所的多樣化現象適巧突顯了個人隱私的重要性。

既然「隱私」是目的,那麼貼防窺片鎖死小視角顯然不是一個好的手法,如果能在需要隱私的時候很方便地切換「小視角模式」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另案。去年Dell 在Latitude E6400上提供了一個利用軟體控制的縮減視角功能,使用者只要按一個按鍵就可以切換視角。LG 也在去年發表了一個14.1吋的液晶面板,同樣是透過按鍵可以將原本175度的可視角切換成60度。使用者取得這類技術預估的代價大概在50~140美元之間,以貼個3M 14.1吋防窺片要30~60美元來看,或許再過一陣子會有競爭力。

由於日本特化的手機使用情境,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瀏覽內容的情境相對較多,日系的手機例如Sharp也在部份手機(SH1810C、SH9020、WX-T923、WX-T930等)數字鍵下方加增功能鍵,提供一指切換防窺功能。

說到防窺的心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類似的現象:有些人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在讀什麼書,會用一張素面紙把書的封面包起來,這叫「防窺」;你無從猜起,保持好奇心。另外有一些人用別的書皮把書的封面包起來,例如用國文課本的封面把鹿鼎記小說包起來,這叫「誘導」。誘導你認為他是認真的學生嗎?不是,是誘導旁觀者認為他沒在看什麼特別的內容;給你一個「交代」,你就不會一直想窺探他究竟在看什麼,他就可以安心自在地看他想看的。最終也是為了防窺,只是手法比較細膩。以仿生心理來說,這個行為跟變色龍很像。

Dell與LG NB的防窺功能開啟後,旁觀者看到一片黑;Sharp手機,則是顯示靜態或動態的圖騰,皆屬於防窺功能的基本滿足。誘導的仿生設計或許可以在這個隱私議題上提供一些其他的靈感。

此外,從社會互動的角度來看,防窺的相對面就是防干擾。在台灣,我們受夠了那些在公眾場合大聲講電話的不肖使用者干擾,那是屬於聽覺的;他不介意被聽,但你被迫收聽。哪天你鄰座的乘客大剌剌地在大眾交通工具上看煽情動作片,他不介意被窺,剩下的就看你了。你糾舉他,說不定他還酸你:你不要往這邊看就好,你是抱怨看不清楚嗎?…

圖片出處:Sternlab.org

後記: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2008 以織品為發想主題,探討現代人與電子資訊設備之間的互動關係,網站上有一些很有趣的發想,可以看看。

沒有留言: